时间:2023-06-15 00:12:05 | 浏览:35
“天堂寨”位于鲁中山区最北部边缘、淄博市临淄区与淄川区的交汇部。原来叫“二龙山”在淄川区也有“围子山”之称。山上有一小寺叫“安乐寺”属边河“白马寺”管辖。因山顶平坦,土地肥沃,植被很好。且有参天大树;是夏天游玩、纳凉、咏经的好地方。
登至第一峰平台远望天堂寨之巅
很多年以前,在当地曾流传十大山景:金山、银山、凤凰山;虎山、狼山、天堂山;龙门峪、晾马台;坟头窝子、三支箭;滴水泉;月饼窟窿、鸽子楼......天堂寨(山)自然也在其中。
尽管天堂寨山上遍布“金茶壶、摩崖石刻、山神庙、金鸡石、女儿泉、石庙古井、狐仙洞、藏书洞、猪栏洞、天书洞”等大大小小的几十处景点、古迹,但是当年唐赛儿看好的却是:四面山崖陡峭,易守难攻,是极好的战略要地。而且山中洞中有洞,便于隐匿。
——巾帼英雄唐赛儿
传说唐赛儿在发动起义之前,就与“白马寺”方丈道宏,主持志远。交往密切,志同道合。在唐赛儿丈夫林三的族叔林慕齐的主持下,以扩建“安乐寺”为名,为起义军建立秘密营地。
起义失败后,唐赛儿削发为尼,她略懂医道,常在“惠医”馆为人看病、疗伤、祛痛。得到患者和‘群众的爱戴与拥护。把她当作“佛母”再世和“神”来供奉。
唐赛儿又名“唐三姐”生于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山东浦台西关大寺庙(现博兴北部一带)一户不一般的农人家里。旧时重男轻女,盼儿心切的父母,却生了个千金。老人就给她起了“赛儿”的名字,希望她能赛过男儿。
唐赛儿,在明清文人笔下说她是“精通妖法”的邪女。
在那个百姓愚昧、文化落后年代,还真起到了不少鼓惑作用。到永乐十七年(1420年)即发展义军近万人。并得 到了乡党:董彦皋、刘信、刘俊、丁谷刚、宾鸿和徐光等的全力支持。终在当年2月21日,组织2000余人,从益都西南(现杨集、朱崖一带)卸石棚寨出发,以红白旗为号。一举拿下重镇青州。
《罪惟录》载:“贼军(唐赛儿义军)之焰大盛,刁民乘势随逆,以奇技淫巧,诓骗无知百姓,一路毁学宫、杀命官、掳掠乡里,士吏良民莫不退遁其锋也”但讳“细民欣然从之”。山东三司联报京师。朱棣如闻晴天霹雳,于朝堂之上连骂“妖妇”!大学士杨荣及时出谋献策,遣使“招安”。却不想唐赛儿“怒杀来使”;表示对抗到底!盛怒之下,朱棣派安远侯柳升,领兵镇压;除了召集各地精锐外,更从自已王牌“神机”营里;调2000精兵随军。四月,柳升抵达青州城下。其兵势浩大,更广置囚车与营前。誓要一战定胜负。唐赛儿部先假意派人赶羊群出来传消息:因“缺水”“缺粮”人心患散要“投降”,放松对柳升的警惕。唐赛儿部,集中兵力突然“劫营”“被杀者甚众” 并将柳升副将刘忠射死。
尔后,这支三个月里数次战败明军;连杀两位明朝大将。明朝上下闹得心惊肉跳的“贼军”首领竟从此神秘消失。
起义规模虽小、时间较短。但发生在明朝自以为“鼎盛”时期;影响较大。为了维护自已的长久统治;明王朝不得不对农民压榨和剝削作了些让步。据明史记载“是月:赈青、莱饥”第二年(1421年)成祖诏罟“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这种当月就赈灾青州、莱州之事,实属罕见。
沿着山巅这片平坦的林间小路很快就会到达峰
——天堂寨下“土匪王”
1943年初,土匪头子杨达山带队进驻坡子村,大修防卸工程,把出入村庄的所有道路封住,在村南、北、东北、东南建起四座大门;日夜站岗、轮班把守。另从“南门”至“东南门”间,挖宽3米、深4米的长200余米壕坑一道。在“上场”建筑,直径约3米,高约4米的圆型碉堡一座。在“下场”建筑长8米余,宽5米余,二层炮楼一座。上层四面有瞭望口和机枪眼。下层与地道相通;地道高2―2.3米,宽2.5―3米、长500余米、离地面深度3―4米,洞内每隔2米在壁上凿“灯阚”每隔10米设“护身墙”。灯阚用来放置油灯照明,护墙用来躲枪藏身。该地道设计巧妙,工势秘密。能够起到“战能把守,布置暗道”的功效。
1945年正月十四日夜,中共淄川区委独立营,组织围攻坡子企图活捉杨达山。但战斗刚一打响;他就见事不妙,点了一把火狡猾地带人从地道逃跑了。
据说,早在1938年秋后,杨立滨被日军在张店用狼狗咬死后,队伍由杨敬坤掌管,杨达山还是是他的卫兵。
1942年1月10日杨敬坤部被500多日军围困北刘,后又从辛店调数门大炮,杨敬坤等人牺牲。杨逢华继任队长后,投降住东崖的日伪军唐应三部,后因内讧火并分裂垮台。杨达山使人暗杀杨逢华遂取而代之。
老中医张怀润病故后,撇下两个如花似玉的姊妹俩大狗子、小狗子;杨达山好不客气的纳为二姨太、三姨太,住在张怀沚家的北屋里。北屋西侧建有过道岗楼昼夜有人值守。
而杨达山部听到枪声后,立即组织队伍点名,发现少了孙应昌等二人,以为被“共军”俘虏,怕其泄露“地道”秘密,便将存在下场的柴火垛点燃,命令张连力持机枪断后,其余主力借着火混乱迅速从地道逃跑。
解放战争期间杨达山成为淄川、益都、博山周边地区的大祸害。被国民党益都县保安第一大队,所辖的一个中队任中队长。摇身一变成了“国军”。
1947年春“莱芜大捷”后张店第二次解放;杨达山又逃往潍县。1948年3月,在最后一次解放张店的战斗中,杨达山率部企图西逃济南;至张店城西时被我军猛烈扫射、追击。大部匪徒毙命。杨达山举手投降。趁敌机轰炸混乱,只身逃往济南,又坐飞机去青岛。后来通过亲信帮助在益都找到了“三姨太”和岳母。
——摩崖石刻山神庙
从坡子村向南1.5公里,有一摩崖石刻上书《山神庙》当地人俗称“石庙子”。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歲次乙酉四月辛巳初三日乙卯置修。造像东、西并列两尊,两像间隔1.55米,框高东边为0.95米,西边为0.87米。框宽都是0.78米。西边一尊为武官装扮,坐姿威严。东边一尊为女神装份,半裸上身,似腾云驾雾。下边有马童依马随行。东侧石壁刻有:善人:张玘,石匠:郝详,阴阳:姚云名和置修日期。
2015年春,张氏第十六世孙:景放出资进行了抢救性维护;两侧立刻龙石柱(直经0.6米、高3.9米、莲花底座直经0.8米、高0.39米)上梁0.5米见方,长3.9米,庙檐0.8米。并重新题名《山神庙》,建设观光护台25.5平方,以求永久常存。最初营造《山神庙》,是因南峪旷野;常有野狼伤人、伤畜。置修山神庙,祈求山神征服野兽。保护村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已作为旅游、观光美景;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从坡子村向南1.5公里,“山神庙”北60米,向西爬坡不到50米,就看到一块高、宽、厚都是1.1米左右的巨石。这块巨石与周围无任何牵连。因该石头为青石岩,周围尽是粘土结构。所以推断:肯定是一块“飞来石”。该石南侧自然形成一图案“似金鸡鸣唱”且巨石从三分之二处似被人砸开。如今石逢中己长出粗壮的黄荆,“金鸡石”也就渐渐被岁月的风沙所浸蚀。
后来有一“南蛮子”到此;判定里边必有“金鸡”所藏。即请铁匠做了一把很大的“枣匢子”铁锤。费尽全身力量,不知砸了几天几夜。在即要精疲力竭时,咬紧牙关使出吃奶之力,用力一锤。巨石轰地一声被砸开,一道金光“金鸡”飞向天空。“南蛮子”急忙抓了一把,却只抓下了一根“金鸡”翎。由于疲劳过度,“南蛮子”一病不起。幸亏得到该村《杏山堂》老中医张玉仕的精心调养。才慢慢恢复健康。临走要拿出“金鸡翎”感谢张太夫;被谢绝!后来传说“金鸡”飞到益都,藏到城墙一巨石中;无人再敢开石。
游人墨客徜徉于天堂寨之巅流连忘返
——众说纷纭“天书洞”
该洞洞口呈立高椭圆型,最高处1.96米,最宽处1.66米。最窄处1.44米;第一段洞深9.50米。第二段洞深6.6米;第三段9.5米,总深25.8米。洞高:第一段最高处:2.1米,最低处:1.2米,最宽处:1.2米。最窄处0.8米。第二段:最高处2.1米,最低处1.2米,最宽处1.2米,最窄处0.7米。第三段:纵深9.7米,最高处3米多,最低处0.7米,最宽处1.1米,最窄处0.63米。洞脚底部平均0.35米,最宽处0.7米,窄处不足0.2米,洞最深处用石头垒砌堵住。
“狐仙洞”之名的来历,传说南峪南边,“东峰”、“西峰”都有山洞,洞内都住着“孤仙”人家。传说:七世张汝仲老汉,在“偏石口”筑堰,晚间住在土屋饮酒时常有狐仙扮成人样与其对饮。有时酒后得罪了“仙友”,它会一夜把地里扔满石头。老汉急中生智说:我不怕石头,石头多了好筑堰,就怕屎蛋子,屎蛋子能臭死人,结果第二天天明后,地里全是粪;令张老汉大喜不已!
张老汉与“仙友”交往越来越近,一次“仙友”邀他到家做客,张老汉便带上自酿的白酒,宰了一只自养的山羯羊赴宴,却见到“仙友”家住得楼阁亭台,吃得山珍海味,穿得绫罗绸缎,使张老汉惊叹和恭维不断。酒过三巡后,“仙友”说:你看你喜欢啥?我都不吝啬,金银财宝任你挑选。张老汉借着酒劲提出:相中了“仙家”如花似玉的三姑娘做儿媳,被“仙友”坚决拒绝,并被强行推出大门。酒醒后原来在山洞外的碎石中,从此和“仙友”断绝了来往,“孤仙洞”从此得名,“孤仙洞”的故事不径而走。
历经风雨、几经改造的金茶壶
——历史见证“金茶壶”
“金茶壶”是天堂寨景区,主要历史风景之一。
如今的金茶壶,一眼山泉隐在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和几棵树杆黝黑、枝叶茂盛的柿子树下,泉水从洞内的石中溢出,形成一线,垂直而下,汇入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泉水含多种矿物质,比一般水重,当地老百姓说,泉水不但能解渴,还能治病
但经三年守侯,采取很多办法。也未能如愿。终因人财、物力耗尽,而放弁取宝。但又不甘心。气急败坏之下,用一“千年蒿”把壶嘴堵住;后来只有少量泉水从缝中渗出。
随着林业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出豆腐、养羊、养猪、养禽等用水越来越多;虽然打了几眼池。也还是用水紧张;老队长张培绪卖来炸药,企图加深“金茶壶”增加出水量。不曾想一炮响后。出水更少了。后来旱季几乎断流。“神婆子”说他动了“土地”,结果连续“上供”求水数月也无济于事。现在,自来水已引上山,“金茶壶”只作为名泉为观光者提供对她的历史追忆。从“金茶壶”沿石板路向前不足200米,再登58级台阶。就到了天堂寨6个山头的脊梁。向北48级台阶即到“南山围子”坡子村、大渡槽及齐鲁石化、淄江风貌尽收眼底。向南沿石板路经过《临淄区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可直达天堂寨顶。
传说北乡有一老者,病入膏肓,四处求医不得其好。听说天堂山下有个坡子村,山上有个金茶壶,“金茶壶”水能治病,就打着试一试的想法,差儿子前去取水饮用,结果饮用不久病情逐渐好转并能下地活动。后来自己也能去金茶壶取水。特意用布作了锦旗,上书“神泉神水百病可医”人们相传后泉水曾经被哄抢一空。
一般游客徒步攀登途中,大都补充一下能量再登寨顶
——两易其名“女儿泉”
据老辈人传说:过去雨水大,常阴雨连绵。此泉之水与金茶壶水相涌至“龙湾”几乎常年不断。因此老辈坡子人常饮“龙湾”水。
坡子村向南约1.3千米,有一古井,因距摩崖石刻“山神庙”坡子人俗称“石庙子”较近,故称“石庙子井”。井西有谷:叫“井夾谷”谷中有一泉叫“夹谷泉”,井边有一湾,叫“石庙子湾”;湾边有一崖,谓“石庙子崖”。
早已废弃几乎被野草和淤泥封尘的“女儿泉”古井
该井在岩石缝和黄黏土中开凿十分困难。有“一升铜元换一升碴”的传说。即从井下提上一升石碴,就折合工钱一升铜元。最终没有凿到地下水线,但在雨季却能蓄存不少山里渗出的地表水,当地人称“皮水”。
上世纪70年代,坡子大队革委会曾组织张培坦、张佑德等人深挖该井,以求寻到地下水源。终因缺少勘察资料加上技术落后,盲目深挖未能如愿。
(特别鸣谢:金山镇坡子村两委以及全体村民 )编辑:崇省 作者:圣元 景山
“天堂寨”位于鲁中山区最北部边缘、淄博市临淄区与淄川区的交汇部。原来叫“二龙山”在淄川区也有“围子山”之称。山上有一小寺叫“安乐寺”属边河“白马寺”管辖。因山顶平坦,土地肥沃,植被很好。且有参天大树;是夏天游玩、纳凉、咏经的好地方。登至第一
来源:【半岛都市报】漫画/洪琥“五一”期间,多位网友发文称,壶口瀑布沿途部分路段被围墙遮挡得严严实实,质疑“必须花钱才能看壶口瀑布,不花钱就只能被围墙挡着”。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回应称,此举有关安全问题。山西临汾文旅局工作人
有这么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仙国般的传奇,也有着世俗的平淡,就像是中国古典山水画里勾勒的线条与色彩,浸染着俊秀之气,在岁月中散发着陈香,这就是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美称的天堂寨。深藏在大别山之中的天堂寨,是以峡谷和水而闻名的。“飞流直
山层林染,银河落九天;幽谷烟云迷,苍松挂崖间。”这诗中描绘的真实意境就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一天堂寨。天堂寨地处大别山北麓,主峰天堂寨雄居鄂皖两省三县结合部,海拔1729.13 米,是大别山第二高峰,千米以上高峰就有十四座,有“ 崖
天堂寨位于临淄区边河乡坡子村以南的山岭中,景色秀美。边河乡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主要有6座山峰,峰岭相连。天堂寨是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509.4米。山上植被完好。一眼山泉隐在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和几棵树杆黝黑、枝叶茂盛的柿子树下,泉水从洞内的石中溢
古镇龙潭新传奇作者:姜庆华龙潭,因“潭中有龙”而得名。山水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担不尽的龙潭”之美誉。龙潭镇是溆浦县南部经济文化重镇。2015年,大华、横板桥、温水三乡并入龙潭镇后,龙潭镇成了溆浦除县城以外第一人口大镇。十万龙潭人
川藏线是成都到拉萨的一条自驾景观大道,沿途充满着迷人的风景。俗言道,自驾西藏,风景在沿途。川藏线上的大半风景都在沿途,但偶尔遇到一些经典著名的景区,也会到里面去走走。其中有一个怪异的景点,稻城亚丁,以前路过没人进,开发成景区后却“挤都挤不进
若尔盖大草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若尔盖县和红原县一带;在红军伟大的征程中,最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一章,就要数“红军过草地”;没错,就是这里,若尔盖大草原;这片广袤的草原海拔3500米,由高原草甸和泥质沼泽组成,是一个天然的牧场和鸟类等野生动物
鼓浪屿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有1000多栋中西合璧的老别墅,有林语堂、卢嘉锡、舒婷、林巧稚、殷承宗......,有600多架钢琴,有青石红砖留存着的100年传奇。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是如何从丑小鸭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要从三个教堂说起。鼓浪屿
今天的鼓浪屿是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岛各种不同风格的中西建筑明媚怡人的天风海涛独具特色的鼓浪琴声总让这座小岛充满浪漫的色彩当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鼓浪屿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八闽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上演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谍战传奇不足2
在九鼎铁刹山东北的富家楼乡(现大部分被观音阁水库淹没)水洞村,有一个出水的山洞,洞口有一块巨石把水流一分为二。相传,在后金老汗王时期,水洞村住着两户做香的人家,一家姓孟,一家姓张。他们的作坊就设在水洞口,利用洞中流出的急流带动石磨,磨些榆树
在温州永嘉桥头镇溪心村的石山上,有一座唐朝建筑的著名丛林东泉禅寺,相传该寺大雄宝殿挂着一口大铜钟,它朝朝暮暮相伴僧人,喜欢听高僧诵经,因而渐渐通晓灵性。不知何年,石山陷落下去,这口铜钟突然显灵,一股劲飞出寺院,落在附近的钟山上,刚刚着地,只
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飞来峰下。这座古老的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锁魂法”的传奇故事。相传,南朝梁武帝在登临飞来峰时,看到山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于是下令让人去寻找。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找到这
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北岸的蛇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最初建于公元223年,建筑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现在的黄鹤楼是明末清初所建,具有明清古建筑的特色。黄鹤楼外形气势磅礴,塔高五层,八角形,外墙为红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古人的诗情画意当真是今人难以企及的。崔颢也许不会想到,他的这首《黄鹤楼》令李白也为之搁笔,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赞叹。但他一定想不到的是,在他写完这首诗的900多年后,一座以“晴川”命名